FANGWEN YU

德国慕尼黑大学空间智能实验室Spatial Intelligence Lab

德国慕尼黑大学空间智能实验室

Spatial Intelligence Lab

http://www.uni-muenster.de/Geoinformatics/en/sil/research/

 

实验室研究概况

       空间智能实验室围绕空间信息智能表达处理,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重点研究人们在使用结构化空间知识过程中的认知方法,并利用这些认知规律设计更好的地理信息系统交互。当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 识别、校准草绘地图(Recognition and alignment of sketch maps);
  • 寻路辅助的认知和空间学习(Cognitive wayfinding assistance and spatial learning);
  • 表达空间的模糊性(Representing spatial vagueness);
  • 移动设备地理信息可用性(Usability of mobile and tangible devices for geospatial information)

 

研究方向一:识别、校准草绘地图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Read More

2015国际泛在测绘与位置大数据会议

2015国际泛在测绘与位置大数据会议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biquitous Surveying, Mapping and Big Data of Locations

(会议网址: http://ubilbs.github.io/cn/

 

背景

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泛指一切以移动设备地理位置和移动网络为基础而构成的信息综合服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家时空基准、智慧地球、国防安全、金融安全、电力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工程安全、救灾减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移动位置服务的兴起催生了位置大数据的出现,位置数据呈几何增长态势,是当前最重要的一种大数据。位置数据蕴含 了丰富的个人社会隐私属性与社群迁移规律;丰富的社群休闲/娱乐方式、情感分布、生存心理状态等群体人格;丰富的 城市经济运行、资源与环境演变、土地规划利用水平等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内在规律,是一种动态地理国情, 关乎个人安全、民族安全与国家安全。因此,需要加紧应对泛在位置大数据的采集、处理、表达和传播,突破建立导航 与位置服务科学思维的新范式、新方法、新理论。

 

内容与议题

 

由中国工程院主办,武汉大学、全球华人导航定位协会(CPGPS)、等联合承办的”2015泛在测绘与位置大数据应用”国际工程论坛拟于2015年11月6日-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举办。此次国际论坛将围绕泛在测绘理论及工程技术;位置大数据的挖掘理论、方法与信息安全;位置服务体系及典型应用等方面,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产业专家等共同参加。会议研讨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泛在测绘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

泛在测绘的时空框架基准建立方法与技术

北斗/GNSS系统的高精度定位及动态测量技术

位置传感网及室内外一体化定位技术

惯性导航、水下导航、X射线脉冲星导航和月球导航等其他PNT技术

位置大数据的挖掘理论、方法与信息安全

位置大数据的挖掘算法与计算处理模型

基于位置大数据的复杂社会动力学、复杂网络及复杂系统

基于泛在测绘的地球动力学反演方法及地震、气候、水文等监测技术

位置大数据与城市经济、能源环境、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关联应用分析

位置大数据及位置服务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

位置服务体系及典型应用技术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Read More

Special Issue “3D Indoor Modelling and Navigation” on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pecial Issue “3D Indoor Modelling and Navigation” on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A special issue of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ISSN 2220-9964).

Deadline for manuscript submissions: 31 August 2016

Special Issue Editors

Guest Editor
Dr. Sisi Zlatanova 
3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Read More

创新之力——将创意变为现实》文摘二

《创新之力——将创意变为现实》文摘二

 

"将创意变为现实"迫使我们停止空谈,着手去干,因而能够带来更佳的创新成果。

 

你可以在创新项目的任何阶段进行"将创意变为现实"的过程,包括早期的对话、模拟、原型制作、产品试点,甚至推出后的各个阶段。

 

"将创意变为现实"的核心是迭代方法,通过不断试验得到反馈和修正,进行滚动发展。

"将创意变为现实"需要四根支柱:够好就好的心态、低成本的方法、"尽管开始"和"温室化"行为。

 

"10000次的错误并不意味着失败。我不气馁,因为每一次错误的尝试都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我平生做过的有价值的事情没有一件事纯属偶然的……我所有的发明几乎都不是那样产生的。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长期训练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承受艰苦工作得以实现的。"

 

"一个队现状完全满意的人是不会有所成就的。"

 

"如果一件事没有按照你的预想发展,并不意味着这件事是无用的。"

 

"不安分就是不满足,而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要素。"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因此,'天才'往往是一个有天赋并且做足了功课的人。"

 

将创意变为现实:促进原型设计、验证创意。

 

做好进行多轮实验的计划,而不是一个长期的实验。

 

快速行动,破除陈规。

 

快速、低调的开始。在公之于众之前先要树立起信心。

 

以低沉本和简约开始,你可以在过程中不断添加新东西进去。

 

尽早并且经常性地向他人展示你做的原型或者模型。

 

慷慨一些,没有什么创意是绝对属于你的。没有人能够仅仅凭借一己之力去实现创意。做实验需要团队和合作精神。

 

实验性的问题解决方法比"一鼓作气"式的工作方法更高效。

 

创新的过程可以用以下公式简明地表示出来:

定位(Identify)*洞见(Insight)*创意(Idea)*影响(Impact)=创新(Innovation)

定位=战略性目标;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Read More

《创新之力——将创意变为现实》文摘一

《创新之力——将创意变为现实》文摘一

 

创新是一项需要"动手做"的活动,全身心投入、不断尝试胜于无休止的思考和讨论。

 

在创新的背后你会看到沮丧、不安和雄心勃勃的人。正是这种人类的能量驱动着创新,激起人们灵感的火花。

 

成功的创新者都是吧目光放在结果上的。

 

"前一秒船长,后一秒海盗。"

 

野心十足:不断突破界限

 

创新始于一个远大的目标。创新工作者善于立远志,他们知道宏大的目标,既超越极限的目标,能够创造更好地成绩。

 

他们知道自己的团队、品牌或者是机构需要朝着一个真正鼓舞人心的目标前进。没有这样的目标则很难做出巨大的改进,智能徐徐改善、小打小闹。

 

创新引领者面临的总体挑战是如何让目标阐述符合以下要求:

  • 用直率的日常语言表达:
  • 可以衡量或者有"基准"可以参考;
  • 吸引人类本能,诸如取得胜利、粉碎敌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以及暴富等。

 

虚心:知道何时闭嘴并开始聆听

 

创新者应当在自信和自我怀疑中找到健康的平衡。

 

自信:足够自信来做自己的后盾。

 

创新是一种对抗性运动,你需要拥有犀牛般坚硬的外壳,才能经受住大公司推行创意要面临的各种打击。那些特别容易受到别人想法左右的人不适合干这份工作。

 

创新者的力量源自相信世界可以变得更好,相信他们可以促成改变的发生。

 

"相信自己,你一生都在和人交谈,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人很容易会因为别人的想法而分心。你必须知道你要到哪里去。遥望地平线,那里就是你的目的地。总有人会高速你说你错了,但是有时候你要相信自己。"

 

善于协作:拥抱多样的外部环境

 

灵活:在拓展和简约两种思维之间灵活切换

 

坚持到底:矢志不移,坚持走到终点

 

创新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有创造力的火花迸发的时候,但是更多的是无数个漫长黑夜的煞费苦心只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要求人们能够坚持到底,围绕唯一的目标不懈努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Read More

经典图书分享:《Indoor Wayfinding and Navigation》

经典图书分享:《Indoor Wayfinding and Navigation》

     《Indoor Wayfinding and Navigation》,这本书由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 Hassan Karimi教授主编,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Pisstburgh、German Aerospace Center (DLR)、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Universidade do Minho、RWTH Aachen University等机构的多位学者联合编撰而成。

Features

  • Combines in one book state-of-the-art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for indoor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Read More

LocusLabs室内位置感知与地图服务平台

LocusLabs室内位置感知与地图服务平台

 

LocusLabs provides the platform and tools that enable apps to be location-aware on a micro level. LocusLabs is going a level deeper than existing mapping solutions. We are mapping not only places, but people, products and things using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Read More